扫码立即咨询
灵魂提问:大阅兵都有“数字方阵”了,企业还在犹豫什么?
信息化部队的战斗力启示:数智化引领企业竞争新优势
2025年9月3日的阅兵式上,一支特殊的方队引发广泛关注——网络空间部队与信息支援方队首次以独立编队亮相,其装备的新型指挥系统、网络攻防设备与全域数据终端,标志着现代战争已从“钢铁对决”转向“数字博弈”。这些信息化部队的核心战斗力,不再是单一武器的火力强度,而是数据贯通力、协同响应力与智能决策力的综合体现。
这一变化不仅重塑了国防战略逻辑,更对企业竞争格局提供了深刻启示:在数字经济时代,企业的“数智化能力”正成为新的“战斗力”核心,其本质是通过数据驱动的全链路协同、敏捷响应与智能决策,重构竞争优势。
一、信息化部队的“战斗力密码”: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体系致胜”
网络空间部队与信息支援方队的亮相,揭示了现代战争的底层逻辑转变。传统作战依赖“火力覆盖”与“兵力集中”,而信息化部队的核心能力在于:
1. 数据贯通力:打破信息孤岛,构建全域感知网络
信息支援方队的核心装备是“战场态势融合系统”,可实时整合卫星、无人机、单兵终端等多源数据,形成统一战场视图。这种能力让分散在海陆空天的作战单元,从“各自为战”转向“数据共通”——正如某信息化部队指挥官所言:“过去是‘我看到什么打什么’,现在是‘整个战场看到什么,我就能打什么’。”
2. 协同响应力:从“链式指令”到“网状协作”
网络空间部队的“智能指挥中枢”可自动匹配任务需求与资源状态,动态调整作战单元分工。例如,当某区域需要电子干扰时,系统会快速调度附近的无人机、车载干扰设备与卫星资源,形成“秒级响应”的协同网络。这种“无界协作”能力,突破了传统“上传下达”的低效模式。
3. 智能决策力:算法成为“隐形指挥官”
信息化部队的装备中,AI决策辅助系统已深度嵌入指挥流程。从战场风险预测到火力分配方案,算法可基于历史数据与实时态势,提供多套备选策略,并通过模拟推演验证可行性。这使得指挥官的决策从“经验主导”转向“数据+经验”的双轮驱动。
这些能力的本质,是通过数智化技术将“离散资源”转化为“系统能力”,将“个体优势”升维为“体系优势”。而这一逻辑,与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需求高度契合。
二、企业竞争的“新战场”:数智化重构“体系竞争力”
企业的经营场景虽与战场不同,但其核心挑战——资源分散、协同低效、决策滞后——与传统作战模式如出一辙。数智化技术的价值,正是通过“数据贯通、协同提效、智能决策”,将企业从“单点优势”的竞争泥潭中拉出,转向“体系致胜”的新赛道。
1. 数据贯通:从“部门墙”到“业务通”
传统企业中,销售、采购、生产、财务等部门常因系统割裂形成“数据孤岛”。例如,某制造企业曾因销售订单未及时同步至生产端,导致库存积压与交期延误;财务部门则因无法获取采购成本的实时数据,难以精准核算产品利润。这种“信息割裂”直接削弱了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。
数智化技术的首要任务是打破“部门墙”。以超兔CRM为例,其“一体云平台”通过底层数据连通,实现了从市场获客、销售跟单、生产排程到财务结算的全链路贯通:销售订单自动触发生产计划,采购需求由库存缺口智能计算生成,财务应收则根据合同条款自动拆分多期。这种“业务数据化、数据业务化”的模式,让企业从“信息碎片”走向“全局视野”。
2. 协同提效:从“流程驱动”到“场景驱动”
传统企业的协同依赖固定流程,灵活性不足。例如,某工贸企业在处理定制化订单时,需销售、设计、生产、质检多部门依次审批,耗时往往超过72小时;而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在48小时内让订单失去价值。这种“流程冗余”导致企业难以抓住市场窗口期。
数智化技术通过“场景化协同”重构效率。金蝶云·星空的“动态流程引擎”可根据订单类型(如标准品、定制品、租赁单)自动匹配协同规则,销售提交订单后,系统直接推送设计需求至研发端、生产计划至车间端、质检标准至品控端,关键节点通过AI自动审核,将平均处理时间压缩至8小时内。这种“按需协同”模式,让企业从“按部就班”转向“随需而变”。
3. 智能决策:从“经验判断”到“数据验证”
传统企业的决策高度依赖管理者的经验,而经验的局限性往往导致误判。例如,某快消企业曾因区域经理“感觉”某产品在北方市场有潜力,盲目加大备货,最终因需求不及预期导致库存积压;而另一家企业则因过度依赖历史销售数据,错过新兴渠道的增长机会。
数智化技术通过“智能决策辅助”解决这一问题。用友BIP的“商业分析平台”可整合企业内部销售、库存、成本数据与外部行业趋势、消费者行为数据,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不同区域、渠道的需求波动,并模拟“备货量-利润-库存风险”的多场景结果,为决策者提供量化依据。
SAP的“智能企业套件”则更进一步,其AI助手可实时监控关键经营指标(如毛利率、现金流),当指标偏离预设阈值时,自动推送预警并提供调整建议(如“建议将A产品在华东区的促销力度提升10%,预计增加毛利5%”)。
三、数智化不是“选择题”,而是“生存题”
9·3阅兵中信息化部队的亮相,本质上是国家对“未来战争形态”的提前布局——数智化能力已从“辅助工具”升级为“核心战斗力”。对企业而言,这一逻辑同样成立:在消费者需求快速迭代、全球产业链深度耦合的今天,数智化能力不再是“锦上添花”,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“基础设施”。
从金蝶的云服务重构企业财务与供应链,到用友的商业分析赋能精准决策;从SAP的全球企业解决方案支撑跨国协同,到超兔的一体化云平台服务中小企业全业务贯通,这些企业的实践共同证明:数智化的核心不是技术堆砌,而是通过数据贯通、协同提效与智能决策,将企业的资源、流程与能力转化为“体系竞争力”。
未来的企业竞争,比拼的不再是单一环节的效率(如生产速度、销售话术),而是整个“数智化体系”的敏捷性与韧性——正如信息化部队的战斗力源于“数据+协同+智能”的系统整合,企业的新优势也必将诞生于数智化能力的深度渗透。